追溯中國凈水器和管道分質供水發展歷程
凈水器和管道分質供水實質是在我國自來水行業不能全部保證滿足向民眾供給安全飲用水的特定背景下,在飲用水處理凈化工藝上對自來水再進行深度凈化處理,以保證并改善提高安全飲用水質量,是自來水行業的補充,是安全飲用水系統工程的延伸和發展,是我國安全飲用水保障工作的組成部分,對改善和提高民眾的安全飲用水質,保障民眾健康起積極的輔助作用。本文將簡單講述中國凈水器和管道分質供水的發展歷程。
凈水器的誕生
20世紀70年代,美國揭示了飲用水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是自來水水處理工藝中使用的氯及其消毒副產物,對飲用人群致癌的問題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開始采用家用終端凈化裝置對自來水進一步處理,進行深度凈化,從而誕生了家用飲用水水質處理器,俗稱家用凈水器。
中國凈水器的發展
家用凈水器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進入上海。當時上海的自來水水質較差,水中氯氣味重,人們急需用家用凈水器來改善自來水的口感。1985年,童立山先生在上海創建了我國*家凈水器企業,同時生產小型家用凈水器和較大的單位團體用凈水器(商用凈水器),并取商標為“仙童”。
1990年,上海出現了十余家專事生產凈水器的企業。在隨后的數年中,迅速發展到江蘇、浙江、廣東、北京、天津、福建、山東、重慶等省、市,并于九十年代中期到達高峰。1996年底,我國生產凈水器的企業已發展到18個省、市、自治區的八百余家。產品也從*初的普通簡易型的活性炭凈水器逐漸發展到KDF、微濾、超濾、電滲析、反滲透等多種凈水器,電解制水機也有多家企業生產。凈水器市場一派興旺景象。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江蘇省無錫市,每年都要舉辦一次由無錫市政府主辦、由無錫市潔凈工業協會和無錫市展覽館承辦的“全國凈水器展銷訂貨會”,進行了十屆,這些優質*凈水器在訂貨會上成為來自全國各地客商的搶手貨,在展覽廳展銷的凈水器也被蜂擁而至的市民搶購一空。
1996年后,由于當時凈水器的一些缺陷(主要是活性炭凈水器不及時更換濾料,生長霉菌等微生物,導致出水微生物超標和亞硝酸鹽超標),生產企業售后服務不周,特別是凈水器市場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成災,造成惡劣影響。其時有的報刊把凈水器戲稱為“污水器”,經媒體曝光后凈水器銷量大減,生產企業紛紛轉產或倒閉,同時桶裝飲用水行業開始興起,凈水器全行業陷入低谷。
1998年起衛生部對凈水器的生產和產品質量加強監管,推行衛生行政審批制度,凈水器的生產和產品質量逐漸有所規范。2000年以來,凈水器行業迅速復蘇和增長,并超過九十年代中期。目前,獲取衛生部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的凈水器合法生產企業已達一千多家。近年來,凈水器生產企業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目前,年產凈水器三千多萬臺,年銷售額約200~300億元人民幣(含外銷)。
在凈水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家從實踐中發現,只注意飲水質量是不夠的,因為人對水中有害物質的接觸吸收除了經口攝入外,還來自洗澡、洗滌時的皮膚接觸;特別是揮發性化學物質,1/3經淋浴時吸收,1/3經口攝入,1/3在洗滌或洗浴時吸入。據此,國內有廠家設計和生產了家庭中央凈水機,不但解決了經口攝入的飲水的質量,而且防止了皮膚吸入水中污染物的問題,使改善和提高民眾的飲水和生活用水的質量有了深入的發展。
中國管道分質供水發展簡史
水杯子工程
“米袋子”、“菜籃子”和“水杯子”工程是三大民生工程。我國的水杯子工程是由中國科學院傅家謨院士主持,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省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經過長達4年多的研究開發所取得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1997年,廣州水杯子分質供水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廣東省人大將廣東省分質供水網的建設列入十五規劃綱要九大工程之一,廣州市白云高爾夫住宅小區成為廣東省分質供水示范小區。歷經10年,目前廣州、深圳、東莞、惠州、長沙、岳陽、大慶、上海、北京、天津、南京、蘇州、寧波、杭州、重慶、西安、石家莊、沈陽、哈爾濱、包頭等城市均有多個管道分質供水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僅全國現有已建成的社區直飲水項目*有2000多個,總開通用戶達810萬戶左右。
管道分質供水的發展
作為一種新的飲水方式,管道直飲水曾吸引了數以千計的企業投入其中,又因為其涉及的知識范圍的復雜性而紛紛退出。目前,從建成開通的項目數量及規模來看,國內較成功的企業有深水海納,南京水杯子公司以及部分城市自來水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全國具代表性的工程有:廣州市白云高爾夫住宅小區、深圳梅林一村、東營安居工程、大慶油田、蘇州玲瓏灣花園、北京奧運場館等。正是這些推動著一個城市分質供水工程乃至行業發展的旗幟項目,把一個起初不為人知的新生事物變成了城市住宅建設項目中的品質標桿,在飲用水市場中也逐步形成了管道分質供水、家用凈水器、桶裝水三足鼎立的格局。
由南京水杯子分質供水工程有限公司發起,江蘇省衛生監督所率先于2004年針對管道分質供水召開專題研討會,并于2005年4月由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了國內*部地方標準DB32/761-2005《生活飲用水管道分質直飲水衛生規范》,以規范市場,引導行業發展。隨后,作為自來水行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建設部也制定和發布了建設部行業標準《管道直飲水系統技術規程》(CJJ110-2006)和管道分質供水水質標準《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94-2005);衛生部*管道分質供水衛生許可下發了專門文件“衛生部衛監督發(2005)191號文”。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從法規、標準、衛生管理和行動上有力地規范和支持著我國管道分質供水事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的飲用水管道分質供水是自來水水質的優化,是自來水行業的補充和延伸。國內一些有影響、有遠見的知名大型自來水公司如:深圳自來水公司等,本身*是國內飲用水管道分質供水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我國水源水質形勢嚴峻,自來水突發事件時有出現,水污染危機事件頻頻發生,給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行業快速發展提供良好契機,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大,涉及凈水行業企業已迅速發展到3000-4000家。此外,由于我國生產的凈水器質量提高,基本與國際接軌,價格便宜,出口量大,國際市場形勢看好。
近年來,我國凈水器*標準及相關的法規標準正在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加強了行業自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行業的健康發展。政府有關部門應重點抓好飲用水水源保護、自來水廠凈化處理措施的改進和管網的改造,向民眾供應安全飲用水;同時也應從各方面積極扶持和引導凈水器和管道分質供水行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主要內容參考:《安全飲用水與科學飲水》(出版日期:2010年4月)
相關閱讀
中國飲用水安全堪憂 如何喝上健康直飲水?
